美国8月新增就业人数低于预期 失业率小幅下降

  中新社华盛顿9月6日电 (记者 沙晗汀)美国劳工部当地时间6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8月美国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人数为14.2万人,低于市场预期;失业率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至4.2%,是自今年3月以来首次下降。

  数据显示,8月美国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人数为14.2万人,低于市场预期,高于7月8.9万人的数字。在过去12个月,非农业部门每月平均新增就业人数为20.2万人。此外,8月平均时薪达35.21美元,同比增长3.8%,环比增长0.4%。

  按行业来看,建筑业就业人数增加3.4万人;医疗保健业就业人数增加3.1万人;制造业就业人数下降2.4万人。

  美联社认为,8月就业数据显示美国劳动力市场继续“降温”,为美联储9月降息“扫清障碍”。

  美联储理事沃勒(Christopher Waller)当天表示,通胀和就业情况都已接近美联储长期目标,目前来看“一系列降息可能是合适的”。美联储倾向于在9月例会降息25个基点,但不排除之后会有更大幅度降息,具体降息情况“将根据经济数据决定”。

  美联储7月31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5.25%至5.5%的水平不变。这是美联储2023年9月以来连续第八次维持这一利率区间不变。(完)

【编辑:刘欢】

中国馆亮相第十五届光州双年展

  第十五届光州双年展中国馆9月6日在韩国光州金峰美术馆举行开幕式。

  本届光州双年展中国馆以“绘事后素”为主题,由首尔中国文化中心和Art Soul共同主办,展出中国十位艺术家的44幅平面绘画作品。“绘事后素”出自《论语·八佾》,指在绘画之前要先绘制底色,强调基础的重要性。此次参展画家多为坚持中国当代绘画基础的学院派,作品展现出独特的中国审美观,观众可通过展览体验到中国当代艺术的基础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艺术发展。

  中国驻光州总领事顾景奇在开幕式上致辞说,中方重视光州双年展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舞台地位,连续两年携手光州双年展设立中国馆,对促进中韩艺术交流具有积极意义。顾景奇感谢韩方有关单位支持,表示愿共同办好中国文化体验活动,助力韩国民众增进对华正确认知。

  开幕式活动结束后,与会嘉宾共同巡展。韩方充分肯定中国馆的成立对促进韩中艺术交流互鉴、拉近两国民众心理距离的重要作用,对中国艺术家精湛的绘画技巧和艺术思想予以高度评价。

  当天,受邀参加本届光州双年展中国馆展览的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白羽平做演讲,与观众交流创作灵感与心得。

  据悉,第十五届光州双年展活动将持续至12月1日,中国馆展览将持续至10月20日。其间,中国馆将于每周五举行中国电影放映活动。(记者 刘旭 制作 刘鹏)

责任编辑:【周驰】

塞舌尔总统访问四川:希望世界看到两国间的相处之道

  9月5日至7日,来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塞舌尔总统拉姆卡拉旺率团访问四川。在川期间,拉姆卡拉旺参加了2024塞舌尔-成都经贸文旅推介会;现场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都市与塞舌尔共和国维多利亚市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备忘录》的签署;赴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宽窄巷子、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太古里、杜甫草堂等参观、考察,深入了解四川经济发展情况和历史人文底蕴。

  拉姆卡拉旺表示,随着两国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塞中友谊将不断深化,希望全世界都能看到塞舌尔和中国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方式。

  陈选斌 成都报道

责任编辑:【周驰】

国际观察:“中国与西方不同,中国与非洲合作是‘授人以渔’”

  中新网北京9月6日电 题:“中国与西方不同,中国与非洲合作是‘授人以渔’”

  整体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携手推进现代化六大主张、十大伙伴行动……金秋9月的北京,中国与非洲,以中非合作论坛点亮了“南方时刻”。

  9月5日,在与中非合作论坛非方现任共同主席国塞内加尔外长法勒、下任共同主席国刚果共和国外长加科索共同会见中外记者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指出,中非双方一致同意打破“小院高墙”、反对歧视偏见、纠正历史不公,推动现代化发展事业惠及全体人民。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本次论坛峰会主旨演讲中所提的那样,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不可剥夺的权利。西方现代化进程曾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深重苦难。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中国和非洲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国家相继实现独立和发展,不断纠正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不公。

  如今,28亿多中非人民积极追求现代化,这样的时代背景,对全球南方国家无疑是一种鼓舞和激励。

  参与论坛的利比里亚国家广播公司记者佩莱纳(Francis D.N. Pelenah. JR)对中新网表示,在和非洲的合作中,中国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从不干涉非洲国家内政,尊重非洲国家自己的体制,而且,是用“授人以渔”的方式在帮助非洲。

  肯尼亚智库中非政策中心研究主任刘易斯·恩迪舒(Lewis Ndichu)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称,如今的非洲充满愿景,正与中国共享发展之路。中国可以在农作物生产和再加工、存储和冷藏技术创新等领域,同非洲开展更多合作,帮助非洲国家实现绿色科技目标。

  另一方面,恩迪舒观察到,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在国际上散布中国“债务陷阱”论。他认为,所谓中国在非制造“债务陷阱”,是西方的一种政治操纵手段,目的是为了扰乱中非关系。

  “中国在非洲制造‘债务陷阱’,完全是谬论”,埃塞俄比亚前驻华公使所罗门·特斯法亚·特里拉也对此指出,“众所周知,世界上几乎每个国家都会有外债。中国人不会要求干涉我们的内政,不会强迫我们支持他们的政治立场,从而让我们获得贷款。”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洲各国谋求发展,百业待兴,整个非洲需要大量资金,投资到基础设施、工业、教育、能源尤其是清洁能源的建设当中。

  在特里拉看来,非洲的债权人分为两种——西方国家和中国。非洲人愿意接受中国政府的借贷,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并不会因此产生债务危机。他认为最重要的事,是非洲如何充分利用资金,促进当地发展。

  中非民间商会国际交流部副主任、非洲青年驻华代表团团长约瑟夫·门杜(Joseph Oliver Mendo’o)对中新网指出,观察研究数据发现,中国对很多非洲国家的债务是最少的,“债务陷阱”这个词非常没有根据。

  门杜表示,“债务陷阱”、“新殖民主义”等词并非出自非洲,因此,这更像是一种抹黑中国在非洲的行为。中国和非洲必须携手,由双方续写友好关系,而非由第三方来概括。

  他还以亚吉铁路、蒙内铁路、喀麦隆克里比深水港等为例指出,中国在非洲所落实的一些项目,无论是投资还是企业,都能看到一些实际具体的成果。因此,他认为,中国投资高度契合非洲发展的需求和痛点,何来“债务陷阱”之说?

  摩洛哥-中国区贸易协会主席迈赫迪·拉哈齐也对中新网表达见解称,自己从不在意所谓中国“债务陷阱”论这类说法,因为“我们不需要在这种无端的指责上浪费时间。”

  拉哈齐进一步指出,“在与中国人做生意前,我认为最好先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当你了解了中国的基因,我想你就不会再批评中国”。他进一步指出,一些人批评中国,是因为他们批评的是“镜子里的中国”,而非真实的中国。

  “许多国家都在谈论幸福,但西方所称的幸福并不是我们国家的幸福,也不是中国的幸福”。拉哈齐意味深长地说。(完)

  (作者 王高飞 孟湘君 吴家驹,陈天浩、赵丽对此文亦有贡献)

【编辑:张子怡】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帖,这样描述中非伙伴关系

  中新网9月6日电 当地时间9月5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表示,中非伙伴关系是南南合作的主要支柱。

  “中非伙伴关系是南南合作的主要支柱。今天,我在北京强调了联合国对这一合作的承诺,并指出全球金融架构需要进行深刻改革,以确保发展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古特雷斯写道。

图片来源:古特雷斯社交媒体截图

  另据联合国官网消息,古特雷斯5日在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指出,南南合作对于能力建设和推动实现共同发展目标至关重要,中国与非洲的伙伴关系是南南合作的主要支柱。中非双方在《联合国宪章》基础上的共同努力可以为非洲发展创造新的动力。

  古特雷斯表示,中国是非洲长期和最大的贸易伙伴。他对中方宣布的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表示赞赏。

  他表示,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中非伙伴关系可以推动可再生能源革命,成为非洲“粮食体系和数字互联关键转型的催化剂”。而非洲可以“最大化地发挥中国在贸易、数据管理、金融和技术等多领域提供支持的潜力”。

【编辑:管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