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州官员:旅游胜地冀借鉴“中国故事”实现工业“起飞”

  中新社哥打基纳巴卢8月31日电 题:沙巴州官员:旅游胜地冀借鉴“中国故事”实现工业“起飞”

  中新社记者 陈悦

  “无工不富。”——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马来西亚沙巴州工业及企业发展部部长冯晋哲引用了一句中国名言。他说,沙巴作为旅游胜地为中国民众所熟悉;当前,州政府正积极推动沙巴产业从传统原料产业向制造业、原料深加工产业转型,力求实现工业“起飞”。“这是中国40多年改革开放走过的道路,是值得沙巴借鉴的成功经验和故事。”

  冯晋哲说,为了积极推动沙巴制造业发展,他和他领导的部门正推动沙巴加强同中国的经贸交流合作,希望吸引更多中国企业来沙巴投资。“我刚从中国吉林省回来,(沙巴和吉林)双方正在开展非常有意义的合作。”

  在冯晋哲看来,沙巴和吉林开展合作,可以推动榴莲和燕窝等沙巴特色产品出口吉林,也可以助力沙巴从出口原料产品到原材料深加工的产业提升。他举例说,吉林于中草药加工和保健品生产等领域基础深厚;沙巴州拥有古老的原始森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有很多中草药植物和热带植物可供进一步开发。冯晋哲期待,通过两地协力合作,可以开发出沙巴品牌的保健品和中草药产品,并令其走向世界。

  “除了吉林省,沙巴还和江西、安徽、广东等中国省份积极开展产业合作。”冯晋哲介绍,沙巴政府、工业及企业发展部还将结合马中建交50周年,于今年11月22日到11月24日,在首府哥打基纳巴卢举办首届沙巴—中国商业峰会暨沙巴中国博览会。

  冯晋哲介绍,峰会预计设立逾200个展位,希望能吸引中国企业前来沙巴投资、协助沙巴企业走出去并推动更多沙巴产品走向中国。“我们热情邀请中国企业参展,他们可以通过展会看到沙巴美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天然资源、优越的投资环境和沙巴州政府发展制造业的决心。”

  论及沙巴对中国企业的吸引力,冯晋哲充满信心。他说,有“潜水天堂”美誉的仙本那、被称为“最美日落”的丹绒亚路海滩日落以及著名的“神山”京那巴鲁山都是中国民众耳熟能详的沙巴景点,“沙巴在中国朋友眼里一点也不陌生”。沙巴也和中国有着便利的交通往来,每周有80多个班次的飞机航班往返于沙巴和中国多个城市;同时,沙巴具备优良的港口,且拥有马来西亚赴中国“距离最短的海上航线”,足以成为中国企业进入马来西亚、辐射东盟市场的重要门户。“这为我们两地开展更密切的贸易、文化交流和人民往来打下了坚实基础。”

  冯晋哲特别指出,马中都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RCEP框架下的优惠关税,也让沙巴在吸引中国企业时更具竞争力。

  “通过政府与政府的交流、企业与企业的交流,我希望沙巴和中国加强产业合作,实现互惠共赢。”冯晋哲表示。(完)

【编辑:张奥林】

中国驻菲使馆提醒在菲中国公民注意防范猴痘

  中新网马尼拉8月31日电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31日发布公告,提醒在菲中国公民注意防范猴痘。

  公告说,近日菲律宾境内出现新增猴痘确诊病例,菲卫生部敦促公众保持警惕,采取预防措施遏制病毒传播,并要求入境旅客需主动进行相关健康申报。世界卫生组织本月已再次将猴痘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人畜共患病,常见临床症状为皮疹、发热、淋巴结肿大、头痛、肌肉酸痛等,大多数情况下症状会在几周内自行消失,但严重者可能出现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猴痘病毒可通过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传播,如与猴痘患者皮肤接触、近距离交谈或呼吸等,人也可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病变渗出物、血液或被其咬伤、抓伤,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等而感染。

  中国驻菲使馆提醒在菲中国公民提高防范意识,关注当地政府部门发布的疫情信息,加强个人防护,不前往易感场所,一旦出现疑似症状请及时就医,积极诊断和治疗。来菲的旅客请按要求于入境前在eTravel网站上如实做好健康申报。(完)

【编辑:张奥林】

加拿大多伦多第五届龙文化节揭幕 市政厅前巨龙再成地标

  中新网多伦多8月31日电 (记者 余瑞冬)8月30日晚,在加拿大人口第一大城市多伦多市中心的市政厅前广场,祥龙瑞狮随鼓乐登场起舞。2024第五届多伦多龙文化节在此揭幕。

  由加拿大华人文化艺术团体联合会主办的本届龙文化节将持续至9月1日,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在此期间,12米长、5米高的巨型龙灯再次成为多伦多市政厅前的地标。

当地时间8月30日,加拿大多伦多,在市政厅前广场揭幕的第五届多伦多龙文化节吸引大批各族裔民众。由加拿大华人文化艺术团体联合会主办的本届龙文化节将持续至9月1日,面向公众免费开放。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摄

  文艺节目、文化展示、美食仍是龙文化节主打内容。主舞台、水上秀台和广场表演区好戏连台,将上演来自多伦多及周边地区华人社区及其他族裔社区数十个文艺团体等的约200个节目,诸如歌舞、戏曲、器乐演奏、服装秀、武术等。

  本届龙文化节的舞狮锦标赛中,国际获奖队伍与多伦多当地舞狮团体将在比拼技艺的同时为观众奉献精彩表演。

当地时间8月30日,加拿大多伦多,当地民众与参加第五届多伦多龙文化节开幕日演出的、身着中国多个民族服饰的华人社区演员在市政厅前的巨龙彩灯下合影。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摄

  文化展位上则展示中国书画、泥人面塑等诸多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内容。加拿大中国书画院同时在多伦多市政厅中心展厅举办以“书道心画·仁爱和平”为主题的国际书画艺术展,展出来自全球近百位艺术家的中国书画作品。

  中秋佳节临近。中国驻多伦多旅游办事处赞助的“你好!中国”主题美酒花园可供龙文化节的观众品佳酒、猜灯谜、赏明月。当地民众亦可在花园内了解中国旅游资源以及中国政府近期面向海外游客推出的144小时过境免签等一系列便利措施。

  此次龙文化节特设高科技展示和体验区,通过AI(人工智能)演示、机器人交互、3D打印等内容,展示多伦多作为北美高科技战略高地之一的实力。

当地时间8月30日,加拿大多伦多,华人文艺团体演员在当日揭幕的第五届多伦多龙文化节水上秀台进行旗袍秀的夜场表演。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摄

  加联邦、省、市三级政界代表、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代表、大多伦多地区华人团体及中资机构代表等出席本届龙文化节开幕式。加拿大前联邦参议员胡子修等嘉宾致辞时表示,希望民众通过龙文化节感受加拿大多元文化氛围,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及华人社区的活力。

  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罗伟东表示,龙文化节是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平台,也是当地多元文化的年度盛事。期待该活动越办越好,帮助当地民众更多了解中国,推动中加民间交流更上层楼。

  龙文化节组委会主席张俭和总导演张炜表示,今年适逢龙年,龙文化节活动现场更彰显中华文化特色和节日庆典的主题装饰,并力求将视觉、听觉、味觉、互动和娱乐元素融入这一大型文化活动中,让各族裔人士通过印象深刻的互动方式更多了解中国文化。

  始于2018年的多伦多龙文化节现已成为大多伦多地区华人社区面向主流社区的年度大型中华文化展示活动。(完)

【编辑:房家梁】

巴基斯坦突遭恐袭,美式霸权难逃罪责

  中新网9月2日电(钟新军)据巴基斯坦《黎明报》网站报道,8月25日以来,该国俾路支省暴力事件频发,造成包括巴军警在内的超70人丧生。而幕后凶手,直指地方分离主义组织“俾路支解放武装”。

  非法武装的前世今生

  斯坦福大学报告称,“俾路支解放武装”创建于2000年,最多时曾拥有6000之众,现任头目名叫巴希尔·扎伊布。

  路透社称,外界对他了解甚少,只知是前任首领的兄弟,自2018年起执掌该组织。

  据美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俾路支解放武装”目前兵力不到4000人,装备却相当精良。

巴希尔·扎伊布与麾下全副美械的武装分子。图/印度《每日卫报》网站截图

  英“情报融合”网站称,俾路支省与阿富汗接壤,长达20年的美国“反恐战争”,使大量西方军火流入该地区。外媒报道中,常能看到武装分子手持M4、M16、MK14等美制枪械的画面。

  成立头几年,“俾路支解放武装”尚属小打小闹。以2004年为转折点,其暴力活动显著升级。2006年12月,时任巴总统穆沙拉夫视察俾路支省,就险遭该组织暗杀。

  2008至2010年,由于数十名师生被杀,当地公立学校每年仅开课4个月,超400名教师离职或搬家。

  2021年,该组织活动更加猖狂。这一年6月,短短17天连发4起血案,导致12名军警丧生。

  2022年以来,在巴方强力打击下,“俾路支解放武装”一度蛰伏,成员锐减,袭击也降至个位数。

  据美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今年初,巴军还用无人机、火箭炮和导弹,轰炸了该组织的7处边境据点,谁知几个月后就遭遇新一波恐袭狂潮。

  血腥袭击造成巨大损失

  路透社8月26日称,非法武装多点协同行动,在该国俾路支省的12处地点,发起了近年来“最大规模袭击”。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在一条高速公路上,约40名武装分子拦路行凶,枪杀23名乘客,焚烧35辆汽车。

俾路支省一处被非法武装炸毁的铁路桥。图/美有线电视新闻网截图

  巴内政部表示,大部分遇难者为无辜平民,特别是来自邻近旁遮普省的劳工。与此同时,武装分子还向军营、警局、酒店、车站、铁路等多个目标发动袭击。

  法新社称,8月27日,一座铁路桥被炸,导致列车运行中断。同一天,武装分子骑摩托车在街上开枪,致1死3伤,另有2人遭绑架杀害。

  面对突袭,巴安全部队立即予以还击。激战中,14名巴安全部队人员牺牲,武装分子则有21人被击毙。

  案发至今虽已过去数日,但巴各界和国际社会仍在关注、探讨该事件。

  巴军退役中将马苏德、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员巴斯特认为,有关方面“缺乏警惕”和“情报工作失误”,是酿成惨剧的重要原因。

  半岛电视台称,“俾路支解放武装”之前曾扬言要在公路沿线发动袭击,但未能引起当局足够重视。

  巴《黎明报》则刊文指出,非法武装现在组织更严密,行动也更有效,已构成对该国的“严重安全挑战”。

  多种因素导致局势动荡

  据半岛电视台介绍,俾路支省地处巴西南部,面积34.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44%。

  这里地广人稀,气候炎热干旱,全省1500万人口中有三分之二生活在农村,但因可耕地面积有限,85%的粮食要从外部调入。

  别看农业不发达,俾路支省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铜矿和金矿。

  2010年,当地勘探发现了世界最大的铜矿床之一,潜在铜产量每年可达220万吨。2020年,该省又探明储量超280亿立方米的特大天然气田。

  但受各种因素影响,俾路支省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迟缓,当地民众获得感不强,也让“俾路支解放武装”这样的地方分离主义组织有了生存土壤。

手持美制M16突击步枪的武装分子。图/英“情报融合”网站截图

  再加上毗邻阿富汗,非法武装不仅容易获得武器供应,还经常逃往邻国躲避打击。可以说,俾路支省的乱局,很大程度上正是阿动荡局势的“外溢效应”所致。

  而究其根源,美国恐怕难辞其咎。从冷战时期煽风点火,到悍然发动阿富汗战争,美式霸权在该地区贻害延续至今,前文提到的美制武器泛滥即为明证。

  和平发展才是解决之道

  找到问题症结,自然就有对策。巴军退役中将马苏德指出,破解俾路支省的安全困局,关键在于发展经济并惠及当地民众。

  巴基斯坦《黎明报》称,近年来通过吸引外资,巴方在俾路支省建设了公路、铁路、电厂、港口等大量基础设施,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而迷信暴力对抗、谋求一己之私的“俾路支解放武装”,并不希望看到这一切,所以才会竭力“破坏俾路支省的稳定与进步。”

  不过,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势不可当。正如巴参议员贾马利所言,俾路支省的未来与国家发展目标密不可分,任何势力都无法阻碍历史的前进步伐。

  据悉,巴总理已前往该省视察,向当地民众承诺“国家不会抛弃他们”,将保障其享有就业、培训的优先权,并采取措施进一步改善教育和医疗条件。

巴军警严阵以待。图/巴《黎明报》网站截图

  另据美联社报道,巴官方还严正表态,不会与非法武装进行和谈,“那些杀害无辜平民的凶手终将受到严惩”。

【编辑:胡寒笑】

美国学者:合作共赢是美中共同努力的方向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未来’明德战略对话(2024)——国际战略学术界走进中国”活动启动。9位来自美国、欧洲的战略学术界代表走进上海浦东展览馆进行参观。作为该代表团成员之一,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法学与国际事务教授白轲(Larry CatáBacker)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花了很多时间研究中国文化发展的轨迹,整个展览馆非常有趣,看到了中国很多历史发展的脉络,很受启发,视觉效果也很好。

  2024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谈及中国式现代化与中美合作时,白轲表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值得其他国家学习。他认为中美两国都在向前发展,两国有着共同的利益,能够在新时代找到互利共赢、共同前进的地方,只是时间问题,这是两国各自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杨海燕 李姝徵 制作 刘鹏)

责任编辑:【苏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