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中外对话|多哥想做”非洲的深圳” 需要中国”传帮带”

  “中国在短短几十年间取得的发展成就,令非洲瞩目。”日前,多哥华侨华人联合会会长谢燕申在做客“东西问·中外对话”时表示,中国在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在积极探寻与非洲国家共同实现现代化,非洲国家也感受到了中国的真心实意。中非合作发展将迎来新高度。(薛凌桥)

  China’s rapid development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has entranced Africa, said Xie Yanshen, president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Association in Togo, in the latest W.E. Talk. 

  Xie noted that China is seeking to pursue common modernization with African countries while focusing on its own domestic development. He believes that China-Africa cooperation is bound to be elevated to a new height. (Xue Lingqiao)  

责任编辑:【孟湘君】

外媒关注中非卫生健康合作:跨越千山万水,点亮希望之灯

  中新网9月5日电 “南非病患涌向中国医院船。”法新社以此为题写道。2024年8月底,中国“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抵达南非进行友好访问并提供医疗服务,得到了当地民众的广泛赞誉,也受到外国媒体关注。

  “反响热烈 广受好评”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中国“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抵达南非后,有上千名南非人上船接受各种治疗,包括产科检查、白内障手术和拔罐疗法等。

中国“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图片来源:南非国防军社交媒体截图

  “去本地诊所时,需要排几个小时的队……这里(“和平方舟”)的服务非常便捷,能来这里(看病)我心怀感激。”患者约瑟夫·威廉姆斯表示。怀孕的露西·姆尼亚尼则在做完检查后兴奋地表示,自己很高兴第一次看到未出生孩子的图像。

  BBC关注到,这艘医院船上有100多名医务人员,数百张床位,船上配备了重症监护室、手术室、临床科室,“甚至还有一架救援直升机”。

  在为期7天的访问期间,“和平方舟”医院船累计为3700人次提供医疗服务,并派出专家赴当地医院开展联合会诊和学术交流,有效促进了两国在卫生健康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英国媒体报道称,“和平方舟”在南非引发热烈反响,并因其优质的医疗服务在当地民众中广受好评。

  “不仅仅是一所水上医院”

  “‘和平方舟’不仅仅是一所水上医院,更是国家之间团结互助的象征。”南非独立在线新闻网写道。

医务人员在中国“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上提供医疗服务。图片来源:南非国防军社交媒体截图

  “和平方舟”到访南非后,南非媒体刊文指出,对于一个正努力应对健康挑战的国家来说,一艘提供免费服务的先进医院船的到来,就如同点亮了希望之灯。

  “和平方舟”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制式远洋医院船,排水量14300吨,船上设有伤病员换乘、检伤分类、门诊、住院、后送撤离五大医疗区,总面积4000平方米。

  2008年12月入列后,“和平方舟”开始执行国际人道主义医疗服务、重大灾难应急救援和对外军事医学交流与合作等任务,航迹遍布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塞舌尔、加蓬、莫桑比克、南非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拥有最先进医疗技术,配备了血库、检查室以及各种诊断和治疗设施的‘和平方舟’,是中国致力于国际人道主义、提供医疗援助和在世界各地建立友好关系的象征。”南非《公民报》写道。

  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

  “和平方舟”造访非洲,是中非友好合作的生动实践之一。在开展卫生健康合作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1963年,中国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第一支医疗队,拉开了中国援非医疗的序幕。60多年来,在一线默默奉献的中国白衣天使,将健康、和平与友谊带向非洲。中国累计向48个非洲国家派遣医疗队员2.5万人次,诊治患者约2.3亿人次。

  此外,中方的“光明行”“爱心行”“微笑行”等白内障、心脏病、唇腭裂等“小而美”义诊活动,已帮助万余名患者解除病痛。

  在卫生健康合作中,中国不但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

  “我们走过多个科室,遇到了提供传统中医治疗的医生,包括针灸治疗……”法国《世界报》称,中医在非洲许多城市受到欢迎,有不少非洲医务人员在线上或线下接受中医药培训,“除了从中国派来的医生外,非洲传统治疗师也越来越多地使用中医进行治疗。”

来自非洲的留学生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各科室轮转实习。 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

  法国媒体提到,中国还对非洲的大型卫生相关项目进行重大投资,例如位于埃塞俄比亚的非洲疾控中心总部项目。

  这座援建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大楼于2023年初竣工。自此,非洲大陆拥有了第一个具备现代化办公和实验条件、设施完善的全非疾控中心。

  肯尼亚媒体指出,在实现非盟《2063年议程》描绘的现代化目标的过程中,中国给非洲带来了不少帮助。在卫生健康行动方面,中国不但援建医院和疟疾防治中心等医疗机构,还提供了医疗物资和设备。

  “(中国)为非洲带来经验。”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非洲-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戴维·蒙亚埃表示,非洲可以通过学习中国的经验并与中国合作,来提高医疗响应能力。(完)

【编辑:田博群】

美联储“褐皮书”:经济活动持平或下降地区增多,求职变难

  中新网9月5日电 据美媒报道,当地时间4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发布由12个地方联储编制的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也称“褐皮书”)。报告显示,最近几周美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活动持平或下降。

  据“褐皮书”报告,3个地区的经济活动略有增长,而报告经济活动持平或下降的地区从7月报告的5个增加到9个。

  “褐皮书”称,就业水平总体稳定,但部分公司仅填补了必要岗位,减少工作时间和班次,或通过自然流失减少整体员工数量(如退休或离职)来减少整体员工数量。总体裁员情况较少。

  此外,工资增长总体来说比较温和,非劳动力成本和商品售价也有所增长,但整体涨幅控制在轻微到中等的范围内。

  “由于担心需求以及不确定的经济前景,雇主在招聘时更加挑剔,也不太可能扩大员工队伍。求职者找工作变得越来越困难,需要的时间也更长。”

  “褐皮书”显示,大多数地区的消费者支出有所下降,而上期报告为基本稳定。消费者支出占美国经济活动的70%左右。此外,大多数地区的制造业活动出现下滑;有两个地区称,这是制造业持续萎缩的反映。

  “褐皮书”还指出,过去几周,价格小幅上涨,“许多地区发现运费和保险费在继续上涨。相比之下,一些地区发现食品、木材和混凝土的成本压力有所缓和。”但受访者预计,未来几个月价格和成本压力将趋于稳定或进一步缓解。

  据介绍,美联储每年发布8次“褐皮书”,通过12家辖区地区储备银行对全美经济形势进行摸底。该报告是美联储货币政策决策例会的重要参考资料。

【编辑:何路曼】

“中国是真正的发展伙伴!”非洲多国领导人发帖感谢中国

  中新网9月5日电 9月5日上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峰会举办之际,非洲多国领导人在社交媒体平台盛赞中非合作,并感谢中非合作论坛为各国交流合作提供了宝贵平台。

  多国领导人称赞了中非合作论坛具有推动交流合作的积极意义。博茨瓦纳总统马西西在社交媒体平台账号发文称,马西西对博茨瓦纳有机会参与中非合作论坛表示感谢。

  马西西强调,中非合作论坛对于包括博茨瓦纳在内的非洲国家来说,是磋商、交流观点和分享价值观的宝贵平台。

图片来源:塞拉利昂总统比奥社交媒体账号截图

  塞拉利昂总统比奥表示,多年来,中非合作论坛为深化中非团结合作创造了机会。比奥表示,期待峰会成功举办。

  肯尼亚总统鲁托也表示,此次峰会为非洲加强同中国的伙伴关系提供了机会。

  鲁托还提到,多年来,中国已被证明是真正的发展伙伴,极大地帮助肯尼亚提升了基础设施水平。

图片来源:肯尼亚总统鲁托社交媒体账号截图

  还有多国领导人希望借此机会,继续深化同中国多年来的合作,把握新机遇。

  南非总统官方账号也在峰会期间发文称,中国目前是南非最大的贸易伙伴,南非和中国拥有充满活力、多元和不断增长的经济,能够为希望开拓新市场的企业提供丰富机遇。

图片来源:南非总统社交媒体官方账号截图

  纳米比亚总统姆本巴发文表示,期待在峰会上同非洲各国、中国展开交流,并建立互惠互利的伙伴关系,造福各国人民。

图片来源:纳米比亚总统姆本巴社交媒体账号截图

  半个世纪前,中国在自身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大力援建坦赞铁路,书写了可歌可泣的中非友好故事。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发文,提及此次签署《坦赞铁路激活项目谅解备忘录》,他说升级这条战略铁路线将创造就业机会,并加强地区贸易和互联互通。他还对中国表达了感谢,“感谢你们的承诺!”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