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政府实施降价政策为企业和民众减负

  中新社曼谷8月11日电 据泰国媒体《曼谷邮报》11日报道,泰国商务部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将推出商品和服务降价活动,以减少企业和民众负担。

  泰国副总理兼商务部长普坦说,泰国总理赛塔已指示商务部与相关部门合作,帮助中小企业减轻开支负担,帮助民众降低生活成本,活动为期三个月,即8月20日至11月20日。

  普坦已经与至少150家私营运营商进行了讨论,确定了有关商品和服务降价的举措。

  第一项措施是降低小商店和市场摊位的租金,帮助商家在线推广业务,并在泰国邮政的帮助下降低运输成本。第二项措施是在各省份开设新的购物区,增加可用的销售空间,满足顾客购物需求。第三项措施是商务部与大型制造商和批发商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折扣活动以降低民众生活成本。

  普坦表示,接下来商务部将组织定期的季节性促销活动,目前已有150家大型私营运营商和商会承诺支持这项活动,其中包括泰国商会、泰国工业联合会、泰国零售商协会、泰国批发商和零售商协会以及泰国袋装大米协会等。(完)

【编辑:于晓】

国际识局:岸田文雄为何突然退选?下一任日本首相可能是谁?

  中新网8月14日电 (记者 孟湘君)8月14日,东京传出重要消息,相关人士透露,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基本决定不参加9月的自民党总裁选举。岸田政权于2021年10月上台,不满三年就将匆匆谢幕。在接下来的自民党总裁选举中,自民党将选出继任者。

  岸田此次为何决定退选?这是否意味着岸田派式微?谁最有希望接任岸田,成为下一任自民党总裁,继而有希望成为下一任日本首相?这一切,对日本政局变化又有何影响?就一系列问题,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陈洋接受中新网采访,进行解读。

   资料图: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面临党内和民意阻力,岸田步拜登后尘?

  陈洋认为,日本首相、自民党总裁岸田文雄宣布将不参加自民党总裁选举,与不久前美国总统拜登宣布不参选2024美国总统大选,有相似之处。

  在陈洋看来,岸田与拜登都遭遇了党内和社会民意的阻力,特别是2024年以来,岸田内阁支持率持续低迷。

  资料图:美国总统拜登。

  日本共同社此前实施的全国电话舆论调查结果显示,岸田内阁支持率为24.6%,连续9次不到30%,而不支持率高达60.7%,支持率持续低迷。

  共同社等分析,导致岸田决定放弃的因素至少有两重。其一,虽然岸田此前摸索了参选的可能性,但内阁支持率仅为20%多,自民党内出现了希望换掉岸田的呼声,认为在岸田带领下,参加下届众议院选举难免陷入困境。

  其二,可能是自民党派系政治集资宴会收回扣事件后,岸田的应对失去了党内支持。报道称,岸田就不参选的理由向身边人士透露,收回扣事件“必须有人负责”。

  陈洋则进一步分析称,事实上,岸田本人采取了很多补救措施,比如:通过宣布加速修宪,来讨好自民党内保守势力;通过内政外交举措,来讨好社会民意,试图获取支持。但总体来说,这些做法成效有限。

  与此同时,陈洋指出,2024年以来,岸田率领的自民党在多场国会议员补选、地方行政长官选举中失利,因而加速了岸田在自民党内的“不人气”。当然,也在于岸田本人可能没有成功说服自民党内“大佬”麻生太郎,获取其支持。

  因此,岸田宣布不参选,是自民党内和社会民意共同作用的结果。

  面临“混战”,自民党总裁选举形势复杂

  伴随着自民党内主要派阀的解散,以及时下岸田宣布不参选,陈洋认为,这意味着9月的自民党总裁选举,将变得难以预测,也意味着这次或将有多人参加总裁选举。

  以往,自民党内派阀的存在使总裁选举结果相对容易预测,因为很多派阀会提前宣布所支持的对象,往往结果会在总裁选举还未正式开始时,就已基本确定谁最终当选了。

  然而,如今自民党内只剩下麻生派,此次选举谁将成为新一任自民党总裁,就相对难以判断了。

  再者,陈洋指出,岸田如今宣布不参选,意味着很多人将可以“名正言顺”地参选,比如自民党干事长茂木敏充。

  由于一直担忧背上“令和版明智光秀”的骂名,茂木敏充一直未公开表态要参选。但随着作为总裁、首相的岸田不参选,茂木敏充及其他岸田内阁成员均获得参选资格,如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经济安保大臣高市早苗等。

    资料图:日本自民党前干事长石破茂。

  此外,正在窜台的自民党前干事长石破茂,以及前环境大臣小泉进次郎、前经济安保大臣小林鹰之等,也均有可能参加此次自民党总裁选举。

  陈洋分析,总体来看,茂木敏充和石破茂最终当选的概率相对大一些。

  就茂木来说,其虽然在日本社会知名度不高,但在自民党内相对有影响力,是一位实干家,且麻生太郎并不反感茂木。

  就石破茂来说,其同样也是一位实干家,有政治抱负,社会知名度也相对更高。但是,其在党内相对不受欢迎。

  陈洋预计,有可能会在两人中选出一位新总裁乃至日本新首相。但总体而言,日本政局瞬息万变,不到最后一刻,可能谁都无法知晓最终结果。

  面临多重变化,日本未来走向将如何?

  陈洋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此次自民党总裁选举结果将对日本政局走向有重要影响。

  首先,从自民党自身的执政来说,本次选举结果将左右自民党能否继续稳定执政。本届日本众议院议员任期将于2025年10月30日到期。这意味着,2025年10月30日前,日本必须举行众议院选举。

  同时,2025年夏,日本还将举行参议员换届选举。受政治“黑金”丑闻影响,自民党支持率持续低迷,而即便选出新的自民党总裁,其能否率领自民党赢得明年这两场重头选举,将决定该党能否继续稳定执政。

  而从日本国家发展整体而言,岸田担任日本首相和自民党总裁的三年,日本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发生了重大变化。

  资料图: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陈洋指出,这三年,日本更加积极主动地在大国博弈之间选边站队,由此引发日本国内乃至周边国家的担忧。

  因此,未来新的日本自民党总裁能否修正、纠正当前的一些错误战略方针,无疑也将决定着日本未来的走向。

  据共同社报道,岸田文雄2021年10月就任日本首相以来,访问的国家和地区约32个。这些外访的特点是着眼于乌克兰危机和中国的动向。

  自乌克兰危机开始以来,岸田就亮明了支援乌克兰的态度。2022年6月,他成为首位出席美欧军事同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首脑会议的日本首相,并强调“乌克兰或许就是明天的东亚”。2023年3月,岸田“闪电式”访问乌克兰。

  同一时期,岸田与韩国总统尹锡悦就日韩关系正常化达成共识,重启了首脑互访的“穿梭外交”。日本并与美韩开启三国防卫合作,及在海洋安全等领域与东南亚各国深化外交合作。

  另一方面,日中关系仍是下一任日本自民党总裁以及未来的日本首相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万象会见日本外相上川阳子时表示,当前中日关系处于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中国的对日政策始终保持稳定性、连续性。

  王毅强调,希望日方树立客观正确对华认知,奉行积极理性对华政策。双方相向而行,维护双边关系政治基础,加强互利合作,妥善管控分歧,真正把战略互惠关系落到实处。

  王毅还就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重申了中方立场,强调应确保利益攸关方有效参与、独立取样,建立长期国际监测机制。(完)

【编辑:李岩】

国际识局:乌军攻入俄本土,百余俄士兵被俘 普京称坚决回击

  中新网8月15日电(郑云天 张乃月)几个月以来处于被动地位的乌克兰军队,于近日集结了可能有数个旅的兵力兵器,袭击俄罗斯本土库尔斯克州,双方展开激战。

  当地时间14日,俄罗斯国防部称,俄军在库尔斯克州边境地区击退乌军六轮进攻。乌克兰方面也称,在库尔斯克地区取得进一步进展,当天在不同方向推进一到两公里,并俘获了100多名俄军士兵。

  此前一天,乌总统泽连斯基称已控制库尔斯克地区74个居民点。乌军总司令随后表示,已控制超1000平方公里的俄罗斯领土。

当地时间8月9日,俄国防部发布俄军在库尔斯克地区边境地区打击乌军目标画面。图片来源:俄罗斯国防部社交媒体截图

  而据美国智库战争研究所此前披露,乌军部分小部队已突入到距离俄乌边境数十公里处。

  自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乌军曾派出过小股部队突进俄领土进行袭击,但如此大规模地派出地面部队袭击俄领土,尚属首次。

  乌军要干什么?

  第一,乌军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控制现在正在激战的苏贾。

  苏贾是一个人口5000左右的小城镇,但位于铁路沿线,对于在乌克兰执行特别军事行动的俄军来说,这里是一个重要的后勤枢纽。一旦苏贾被乌克兰军队攻下,前线俄军的后勤压力将陡增。

  另一方面,苏贾距离乌克兰本土很近,有哈尔科夫和苏梅这两座大城市作为后盾,乌军虽然突进俄罗斯本土,但后勤压力并不算大。

  据半岛电视台报道,俄罗斯向欧盟输送天然气的重要中转站也位于苏贾。

  不过,据《经济学人》分析,目前尚不清楚控制该中转站对乌克兰有什么实际意义。因为这条线路本身就要经过乌克兰本土,乌方也收取了不菲的过境费用。

  乌克兰能源部长加卢申科表示,在苏贾天然气转运站发生敌对行为后,天然气转运路线仍在运行。

资料图:乘坐装甲车行进的乌军士兵。

  第二,通过袭击俄本土带来的军事压力和政治影响,迫使前线俄军回援,减少乌军防线压力,达到“攻敌必救”“围魏救赵”的效果。

  之前乌克兰对俄罗斯本土发动的地面部队袭击,主要由乌克兰资助的俄罗斯反对派武装进行流窜式作战,更多地以制造政治影响力为主要目的。

  但之前的袭击都没能迫使俄军回援,说明俄罗斯不会因为单纯的政治“脸面”问题,就调动部队回防本土。想要减轻前线乌军的压力,乌克兰需要扩大袭击俄本土的部队规模。因此,这次乌军投入了更多的兵力和兵器。

  另外,有消息提到,乌克兰军队会进攻位于库尔斯克州的库尔斯克核电站,甚至库尔斯克市。外媒援引乌军方消息人士称,这种可能性不大。

  据《经济学人》报道,乌克兰总参谋部消息人士透露,乌军无意进攻库尔斯克核电站,因为那需要乌军进行80公里的机动作战,这将增大后勤补给的难度,也会让机械化部队丧失整修能力,损失巨大。

  “这将使我们陷入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时的(艰难)状况。”而库尔斯克市作为拥有几十万人口的城市,更是很难攻克。

  普京:俄罗斯将坚决回应

  8月12日,俄罗斯库尔斯克州代理州长斯米尔诺夫向俄总统普京汇报称,目前该州已从边境地区累计疏散12.1万人。

  斯米尔诺夫在7日晚曾宣布库尔斯克州进入紧急状态。两天后,这一紧急状态等级提升至“联邦级”。14日,与库尔斯克相邻的别尔哥罗德州也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当地时间8月12日,普京就库尔斯克州等边境地区局势召开会议。图片来源: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网站截图。

  12日,俄总统普京就南部边境局势召开会议时,神情严肃。他称,俄罗斯将坚决回应乌方在边境地区的“一系列挑衅”。

  俄军防守,是否出现问题?分析认为,自从2023年瓦解了乌军所谓“大反攻”后,俄军战况顺利,没想到乌克兰还有余力进攻俄罗斯本土。

  也有俄罗斯军事博主提到,俄国防部刚刚进行了人事更新,以防长别洛乌索夫为首的新领导层尚未熟悉前线状况,与情报部门的配合也出了问题,使得俄军未能注意到乌军的此次集结。

资料图:别洛乌索夫。

  根据战争研究所的分析,俄罗斯要么调动境内的非正规部队进攻已经进入库尔斯克州的乌军,要么就要从前线调回战斗力更强的部队。不过,俄军目前“缺乏有力的回应”。

  作为乌军总司令的瑟尔斯基很了解俄军的作战风格,2022年9月的乌克兰哈尔科夫反击战就是由他指挥的。

  在本次袭击中,瑟尔斯基特别要求乌克兰军队和军事媒体保持静默,掩盖乌军的真实意图,这也干扰了俄军的判断。

  战线不动,双方该怎么办?

  尽管俄军目前还掌握着主动权,但其实自2022年11月俄军撤离赫尔松以来,战线尚未发生过很大变化。俄乌两国想在战场上彻底击败对方,可能比较困难。

  美国《外交事务》网站此前刊文说,即便俄乌双方近期无法就局势的解决达成一致,各方也应积极采取措施,为将来的谈判创造可能性。

  文章写道,冲突双方往往很难辨别对方的战略意图和目标,尤其是在没有建立对话渠道的情况下。因此,现在有必要建立对话沟通渠道,以便抓住未来可能出现的和平机遇。

  唯一现实的和平手段,便是在谈判桌上结束这场危机。只是不知道,俄乌双方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坐下来谈判。

【编辑:张乃月】

中国赴黎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高标准通过联合国装备核查

  近日,中国第22批赴黎巴嫩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高标准通过联合国2024年第三季度装备核查,也是部署后的首次现地核查。

  此次核查,联黎部队司令部共派出作战、工程、民事、运输、卫生等11个部门共12人,采取查阅资料、现场询问、实装操作、系统查证等方式,区分主要装备、自我维持装备2大类,对该分队进行全要素、全方位核查评估。核查内容包括营房水电、机械车辆、扫雷排爆装备、武器弹药、通信、医疗等15小类1000余项内容。

  经过5个多小时的评估分析,该分队的出色表现,受到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核查小组一致好评和高度肯定。

  (瞿发统 黄远利 陈光亮 制作 杜潇潇 视频来源 中国第22批赴黎巴嫩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

责任编辑:【李季】

哈里斯公布经济政策愿景:建设“机会经济”

  中新社华盛顿8月16日电 (记者 陈孟统)美国副总统、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里斯16日在北卡罗来纳州举行竞选集会,以“机会经济”为关键词首次阐述其竞选主张中的经济政策愿景。

  “我坚信,这场选举关乎美国两种截然不同的愿景:一种是我们的愿景,着眼未来;另一种则专注于过去。”哈里斯当天在北卡首府罗利市的一所社区大学举行集会,她在演讲的开篇如是说道,“我们在很多方面都清楚地看到了这种对比,包括我们如何看待经济。”

  在当天约30分钟的演讲中,哈里斯并未全面阐述其经济政策议程,而是以降低民众生活成本作为切入点,从物价、医保和住房等方面阐述其政策主张。她表示,“机会经济是每个人都能竞争并有真正成功机会的经济”。

  “如果当选总统,壮大中产阶级将是我任期内的一个决定性目标。”哈里斯提出,如若当选,她将颁布一项联邦禁令,禁止食品生产商和超市哄抬价格。她还提议为某些首次购房者提供2.5万美元的首付款援助,并为首次购房者提供税收优惠。

  美联社指出,哈里斯的经济主张总体上延续了拜登政府的许多优先事项,从拜登强调的创造就业和基础设施,转向与降低民众生活成本更密切相关的问题——食品价格、住房成本和家庭税收减免。“她的大部分政策都需要国会批准,但在目前的政治环境下,这一点还远没有保证。”

  哈里斯在演讲中承认,美国在疫情期间因供应链紧张而导致物价上涨,“但我们的供应链现在已经得到改善,价格仍然过高”。她说,将把降低生活成本和提高所有美国人的经济安全作为当选后的头等大事。

  两天前,美国前总统、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也在北卡专门就经济政策发表演讲。他提出,如若当选,将指示内阁在上任的头100天,设法降低汽车保险的成本,同时显著降低能源价格。他还说,将大规模驱逐非法移民,以降低房价。

  《纽约时报》评论认为,美国两党总统候选人本周都飞赴北卡罗来纳州就经济问题发表了“被标榜为重要的讲话”,但两人都没有提出全面的经济计划——哈里斯只涉及了住房、食品杂货和处方药,而特朗普在80分钟的演讲中将经济议题与移民问题挂钩。两人都支持建立一个强大的联邦政府,利用其力量干预市场,但他们对于在何时以及如何行使这项权力的问题上的主张几乎截然不同。(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