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前副秘书长:中国用科技推动建设美丽中国和美好地球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七月在北京召开。围绕此次三中全会涉及的热点议题,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海姆(Erik Solheim)日前接受中新网采访。索尔海姆认为“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在绿色科技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这将带动更加高效的经济模式,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并推动“美丽中国”和“美好地球”的共建共享。

  “‘中国产能过剩论’有违常理”,他指出:“我们都希望看到,绿色产品‘产能过剩’,而非其产量缩减,我们需要更多的绿色产品。”

  他提到:“中国已成为全球不可或缺的绿色产品生产国。世界上超过百分之六十的太阳能、风力、水力、电池、电动车(等新能源产品)都来自中国制造。”

  对此,索尔海姆表示,应该对中国成为全球绿色产业的领军者表示感激,而非指责或抱怨。(黄方 摄像 何显津)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onvened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its 20th Central Committee in July in Beijing. Erik Solheim, former UN Under-Secretary-General, said in an interview with China News Network regarding the topics addressed at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Solheim believes that China’s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is integrating innovations in green technology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eading to a more productive economy, creating more jobs, and making a beautiful China and a more wonderful planet.

  ”‘Chinese overcapacity’ is against common sense,” he pointed out that we all want an overcapacity producing more green products rather than less, for which “overcapacity green” is good and we need more of it.

  ”China is now the indispensable nation for everything green in the world,” he mentioned that over 60% or more of solar, wind, hydropower, and electric batteries, electric cars are made in China.

  Regarding this, Solheim stated that we should be grateful for China becoming the leader in the green industry, “rather than starting complaining.” (By Huang Fang Videographer: He Xianjin)

责任编辑:【孟湘君】

哈里斯提前锁定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

  中新社华盛顿8月2日电 (记者 陈孟统)美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2日宣布,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已获得足够的党代表票,锁定2024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

  尽管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要到8月19日才举行,但旨在确定其党内总统候选人提名的线上投票8月1日开始。经过约一天半的投票,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贾梅·哈里森对外宣布,哈里斯已获得足够票数,锁定该党总统候选人提名。

  约4700名民主党代表参与了此次线上投票,整体投票预计5日结束。哈里斯竞选团队2日表示,哈里斯当天已获得超过2350票,达到获得总统候选人提名的门槛。

  7月21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不再寻求竞选连任,并支持哈里斯作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参加2024年大选。

  哈里斯8月2日表示,她对于自己提前锁定总统候选人提名感到荣幸,对未来感到兴奋,但“我们知道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她说,将全力以赴投入竞选。

  美国媒体称,哈里斯预计5日公布她的竞选搭档,二人将于6日在费城举行首次联合竞选集会。美联社2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哈里斯将在本周末与6位潜在竞选搭档人选接触,其中包括宾夕法尼亚州州长夏皮罗、肯塔基州州长贝希尔等4位州长,以及亚利桑那州参议员凯利和交通部长布蒂吉格。(完)

【编辑:陈彩霞】

外媒:加沙学校建筑遭以军袭击 至少17人死亡

  中新网8月4日电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当地时间3日,加沙地带民防部门表示,以色列军队当日袭击了位于加沙北部的两所学校建筑,造成至少17人死亡,其中大多数是儿童,另有至少63人受伤。

  该机构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学校遭到3枚导弹袭击,目前已造成17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该机构还称,这些学校被用作因武装冲突而流离失所的人的避难所。

  另据法新社报道,以色列军方证实了这次袭击,并称建筑内的哈马斯指挥和控制中心遭到打击。

【编辑:叶攀】

国际识局:多国股市波动,背后是对美国经济状况恶化的担忧

  中新网8月7日电(魏晨曦)日前,亚太股市剧烈震荡。两日之内,以日股为代表的亚太股市大幅跳水,又快速反弹,如同陷入一场巨大的风暴。

  当地时间8月5日,受全球股市抛售影响,多国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日韩等国股市暴跌,甚至有市场屡次触发熔断机制。

  这次股市波动,日韩股市为何首当其冲承压?长远来看,还会在哪些方面造成影响?未来还会有新一轮波动吗?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研究员徐秀军接受中新网专访,展开解读。

  日韩股市为何首当其冲?

  据Choice金融终端数据,8月7日开盘,日韩股市齐跌。日经225指数低开1.60%,报34122.35点;韩国综合指数低开0.27%,报2515.27点。

  此前,日本股市5日暴跌超12%,日经股指创1987年以来最大跌幅后,又在6日开市后反弹,一度上涨超3200点,创下有史以来交易时间内的最大涨幅。日本股市为何在此时有这样的表现?

  徐秀军表示,日本股市的“黑色星期一”,是近期日元急速升值冲击日本股市,导致脱离实际经济增长的金融资产泡沫破裂所致。

资料图:日元纸币。

  他进一步指出,“整体来看,日本股市的大幅波动,实则反映出整个市场对于经济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的认知较强,市场信心容易动摇。”

  徐秀军认为,这也表明,未来全球股市出现这种“不确定性”的可能性还很大,“大跌大涨”将进一步体现出来。

  日本市场之外,韩国股市也跌势凶猛。5日,韩国主要股指KOSPI和KOSDAQ盘中暴跌均超过8%,双双触发熔断机制。

  对此,徐秀军指出,不同地域的股市互相影响、联动性较强,从日本股市的波动可以看出全球股市的“涟漪效应”。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印尼、澳大利亚和土耳其等国的股市也有调整,并波及欧洲乃至美国华尔街。

  “目前来看,与日本同处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股市受影响较大,其中,与日本优势产业有些趋同的邻国韩国股市所受冲击明显,跌势猛烈。”徐秀军解释道。

  对A股市场影响几何?

  亚太“股市风暴”来袭,中国A股市场受到哪些影响?

资料图:投资者经过北京一处证券营业部内科创板行情信息显示屏。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专家强调,全线暴跌之际,中国股市抗住剧烈跌势,收盘仅小幅下滑,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受到的冲击相对轻微。

  新加坡《联合早报》注意到,中国A股三大指数5日开盘逆势上扬,上证指数涨0.07%,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分别涨0.37%和0.42%。午市后,三大股指回吐涨幅,震荡波动后集体下挫,收盘跌幅介于1.54%到1.89%之间,仍小于亚太其他市场。

  该媒体分析称,在海外风险资产波动加大的背景下,中国市场受益于国内政策加码以及流动性预期改善,而具有相对吸引力。当前中国资产性价比显现,有望迎来海外资金回流。

  徐秀军进一步指出,目前,尽管全球出现股市波动的情况,中国经济延续了“稳中向好”的态势,这种轨道的基本面并未发生变化。

  美股市场早已“不安”?

  实际上,在亚太股市8月5日刮来这场“黑色”风暴之前,美国股市早在8月2日全线大跌,“市场已经感到不安”。

  上周,美股的波动已经引发了全球市场强烈关注。路透社分析称,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大幅下跌,引发海内外市场抛售,造成美股收盘大跌。

  徐秀军认为,此次日韩股市大跌、全球资本市场波动背后,与美国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引发投资者对美经济状况恶化的担忧有关。

  而这样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美国劳动力市场已经开始释放疲软信号。一份近日发布的美国就业报告显示,该国7月就业增长放缓幅度超过预期,失业率升至4.3%。

资料图:美元纸币。

  分析称,这项数据的意外跳升,触发了衰退指标“萨姆规则”,让投资者对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大增。当地时间8月6日,美股开盘后,三大指数集体高开高走。不过分析人士指出,全球市场在6日出现的反弹,不太可能缓和金融市场弥漫的不安情绪。

  是否会引发金融危机?

  此次全球股市巨震,有人担心,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将至。

  对此,徐秀军认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若要发生,需要具备“触发因子”。目前来看,在具有这种重要系统性影响力的国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美国。

  他分析称,首先,美国经济的基本面表现值得关注;其次,美国的货币政策及其走向还有待观察。

  徐秀军解释道,从历史来看,美国进入大幅度的加息周期、再到进入降息的转换过程中,容易导致国内的金融系统出现问题,随后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外溢效应,从而可能引发国际性的金融危机。

  此外,专家还认为,在今天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的情况下,一些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竞争性和排他性较强,阻碍了世界范围内相关政策的协调。这导致有效防范风险机制难以发挥作用,增加了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为防范全球性金融风暴的发生,各国应如何应对?

  对于外部市场的非正常大幅波动,徐秀军认为,一方面,需要对此保持警惕态度,另一方面,还应加强自身的经济预期管理,为海内外市场注入更多的确定性和稳定性因素。

  徐秀军表示,维护好长期向好的经济基本面,是中国资本市场运行的根基。同时,应加强世界范围内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政策之间的协调,使全球市场对中国经济形势和政策有较好预期,减少中国市场受到外部的非正常干扰。

【编辑:张乃月】

这地枪案1死5伤!美国2024年以来已发生333起大规模枪案

  中新网8月6日电 据美媒报道,当地时间5日凌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发生一起大规模枪击案,致1人死亡、至少5人中枪受伤。

  报道称,枪击案发生在5日凌晨2时,当时一群人发生了肢体冲突。警方称,多人开枪后逃离现场。

  一名31岁男性被送往当地医院后身亡。另外5名中枪的伤者情况稳定。报道称,还有其他伤者被送往医院,警方仍在确定受伤的确切人数。

  据美国“枪支暴力档案”网站数据,2024年至今,美国已发生333起大规模枪击案,枪支暴力共造成10171人死亡,约1.96万人受伤。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