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团队最新研究:草原火灾位居全球碳排放贡献首位

  中新网北京8月5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8月5日向媒体发布消息说,该院科研团队量化全球生物质燃烧碳排放量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在全球碳排放贡献中,草原火灾位居首位,年均贡献量为12.1亿吨碳,占总排放量的46.7%。 2020年至2022年间,全球生物质燃烧碳排放量高达25.9亿吨/年。

  这一全球生物质燃烧排放清单遥感估算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由中国科学院空天院遥感与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石玉胜研究团队研究完成,他们利用风云3D极轨气象卫星火点监测数据,结合多源地基观测和卫星产品反演可燃生物量、燃烧因子和排放因子,量化全球生物质燃烧碳排放量,建立日尺度高分辨率生物质燃烧碳排放清单数据集。相关成果论文近日以“全球生物质燃烧排放清单:基于风云3D全球火点监测数据”为题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发表。

  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空天院硕士研究生刘洋介绍说,本次研究发现,在全球碳排放贡献中,紧随草原火灾之后的是灌木火灾和热带森林火灾,分别占总排放量的33.0%和12.1%。详细分类监测不仅揭示了不同火灾类型对碳排放的具体贡献,还显示出控制特定火灾类型的重要性。

  研究结果还显示,全球生物质燃烧碳排放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显著差异:非洲南部的生物质燃烧碳排放量最高,达到8.5亿吨/年;其次是南美洲南部为5.3亿吨/年,非洲北部为3.9亿吨/年,东南亚为2.0亿吨/年。这些差异表明,不同区域的生物质燃烧活动对全球碳排放的贡献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征。

  论文通讯作者石玉胜副研究员表示,本项研究成果首次使用中国国产卫星建立全球生物质燃烧碳排放清单数据集,体现了中国风云气象卫星在火点监测与识别方面的优势,其数据的高精度和全球覆盖性为研究全球生物质燃烧碳排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突显中国卫星在全球服务能力方面的巨大潜力,为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宝贵力量。

  这次研究既为精细量化全球生物质燃烧排放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影响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也为生物质燃烧管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对生态环境治理和协同减排降碳等环境政策实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将有助于中国更有针对性地推进温室气体减排工作。

  同时,这项研究工作有助于厘清全球碳循环过程和机制,为实现全球碳盘点提供科学数据支撑,更有助于制定全球、国家和热点区域的碳补偿和减缓政策,增强中国数据的国际影响力。

  据了解,生物质燃烧是全球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包括森林火灾、草原火灾、灌木火灾、农作物秸秆燃烧等,呈现出周期性、随机性、多点源、范围广、监测难等特点。而精确量化生物质燃烧碳排放是理清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基础,也是阐明全球和区域尺度碳收支平衡的前提。同时,生物质燃烧碳排放也是大气化学传输模型的重要输入参数,准确可靠的生物质燃烧碳排放清单可提高大气传输模型模拟精度。因此,科学有效地核算生物质燃烧碳排放,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大气碳浓度均具有重要意义。(完)

【编辑:叶攀】

匈牙利260件文化艺术藏品在贵州贵阳展出

  2024年是中国和匈牙利建交75周年,由贵州省博物馆与匈牙利中央银行合作举办的《多瑙河明珠——匈牙利文化展》此间正在贵州省博物馆展出,8月6日,记者探访展馆。

  此次展览分为“币海漫游——匈牙利国家银行藏匈牙利钱币”“梦中乐园——匈牙利的铜版画”“翻空出奇——匈牙利的邮票艺术”三个板块,系首次将匈牙利钱币、铜版画、邮票艺术品汇集在国内展出。透过260件(套)文物、艺术品,观众可一窥匈牙利货币发展的历史脉络与匈牙利文化艺术的璀璨内涵。

  据介绍,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15日。

  (陈洋昕)

责任编辑:【罗攀】

国际识局:多国股市波动,背后是对美国经济状况恶化的担忧

  中新网8月7日电(魏晨曦)日前,亚太股市剧烈震荡。两日之内,以日股为代表的亚太股市大幅跳水,又快速反弹,如同陷入一场巨大的风暴。

  当地时间8月5日,受全球股市抛售影响,多国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日韩等国股市暴跌,甚至有市场屡次触发熔断机制。

  这次股市波动,日韩股市为何首当其冲承压?长远来看,还会在哪些方面造成影响?未来还会有新一轮波动吗?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研究员徐秀军接受中新网专访,展开解读。

  日韩股市为何首当其冲?

  据Choice金融终端数据,8月7日开盘,日韩股市齐跌。日经225指数低开1.60%,报34122.35点;韩国综合指数低开0.27%,报2515.27点。

  此前,日本股市5日暴跌超12%,日经股指创1987年以来最大跌幅后,又在6日开市后反弹,一度上涨超3200点,创下有史以来交易时间内的最大涨幅。日本股市为何在此时有这样的表现?

  徐秀军表示,日本股市的“黑色星期一”,是近期日元急速升值冲击日本股市,导致脱离实际经济增长的金融资产泡沫破裂所致。

资料图:日元纸币。

  他进一步指出,“整体来看,日本股市的大幅波动,实则反映出整个市场对于经济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的认知较强,市场信心容易动摇。”

  徐秀军认为,这也表明,未来全球股市出现这种“不确定性”的可能性还很大,“大跌大涨”将进一步体现出来。

  日本市场之外,韩国股市也跌势凶猛。5日,韩国主要股指KOSPI和KOSDAQ盘中暴跌均超过8%,双双触发熔断机制。

  对此,徐秀军指出,不同地域的股市互相影响、联动性较强,从日本股市的波动可以看出全球股市的“涟漪效应”。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印尼、澳大利亚和土耳其等国的股市也有调整,并波及欧洲乃至美国华尔街。

  “目前来看,与日本同处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股市受影响较大,其中,与日本优势产业有些趋同的邻国韩国股市所受冲击明显,跌势猛烈。”徐秀军解释道。

  对A股市场影响几何?

  亚太“股市风暴”来袭,中国A股市场受到哪些影响?

资料图:投资者经过北京一处证券营业部内科创板行情信息显示屏。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专家强调,全线暴跌之际,中国股市抗住剧烈跌势,收盘仅小幅下滑,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受到的冲击相对轻微。

  新加坡《联合早报》注意到,中国A股三大指数5日开盘逆势上扬,上证指数涨0.07%,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分别涨0.37%和0.42%。午市后,三大股指回吐涨幅,震荡波动后集体下挫,收盘跌幅介于1.54%到1.89%之间,仍小于亚太其他市场。

  该媒体分析称,在海外风险资产波动加大的背景下,中国市场受益于国内政策加码以及流动性预期改善,而具有相对吸引力。当前中国资产性价比显现,有望迎来海外资金回流。

  徐秀军进一步指出,目前,尽管全球出现股市波动的情况,中国经济延续了“稳中向好”的态势,这种轨道的基本面并未发生变化。

  美股市场早已“不安”?

  实际上,在亚太股市8月5日刮来这场“黑色”风暴之前,美国股市早在8月2日全线大跌,“市场已经感到不安”。

  上周,美股的波动已经引发了全球市场强烈关注。路透社分析称,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大幅下跌,引发海内外市场抛售,造成美股收盘大跌。

  徐秀军认为,此次日韩股市大跌、全球资本市场波动背后,与美国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引发投资者对美经济状况恶化的担忧有关。

  而这样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美国劳动力市场已经开始释放疲软信号。一份近日发布的美国就业报告显示,该国7月就业增长放缓幅度超过预期,失业率升至4.3%。

资料图:美元纸币。

  分析称,这项数据的意外跳升,触发了衰退指标“萨姆规则”,让投资者对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大增。当地时间8月6日,美股开盘后,三大指数集体高开高走。不过分析人士指出,全球市场在6日出现的反弹,不太可能缓和金融市场弥漫的不安情绪。

  是否会引发金融危机?

  此次全球股市巨震,有人担心,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将至。

  对此,徐秀军认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若要发生,需要具备“触发因子”。目前来看,在具有这种重要系统性影响力的国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美国。

  他分析称,首先,美国经济的基本面表现值得关注;其次,美国的货币政策及其走向还有待观察。

  徐秀军解释道,从历史来看,美国进入大幅度的加息周期、再到进入降息的转换过程中,容易导致国内的金融系统出现问题,随后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外溢效应,从而可能引发国际性的金融危机。

  此外,专家还认为,在今天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的情况下,一些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竞争性和排他性较强,阻碍了世界范围内相关政策的协调。这导致有效防范风险机制难以发挥作用,增加了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为防范全球性金融风暴的发生,各国应如何应对?

  对于外部市场的非正常大幅波动,徐秀军认为,一方面,需要对此保持警惕态度,另一方面,还应加强自身的经济预期管理,为海内外市场注入更多的确定性和稳定性因素。

  徐秀军表示,维护好长期向好的经济基本面,是中国资本市场运行的根基。同时,应加强世界范围内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政策之间的协调,使全球市场对中国经济形势和政策有较好预期,减少中国市场受到外部的非正常干扰。

【编辑:张乃月】

德国纽博格林赛道围场区域发生爆炸 已致22人受伤

  中新网8月4日电 据美联社援引德新社消息,警方当地时间8月3日表示,2日晚,德国纽博格林赛道围场区域发生爆炸,已造成现场22人受伤。

  据报道,警方表示,初步调查结果显示,事故是由一压缩气罐爆炸引起的。22名伤者中,1人情况危机,3人伤势严重。

  报道称,事故发生时,相关人员正在该区域进行赛前测试和调整。

  目前,伤者已被送往医院,该事故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编辑:叶攀】

枪案幸存者深受困扰,美国种族犯罪和枪支暴力痼疾难消!

  中新网8月6日电 据美媒报道,当地时间8月3日,是美国得克萨斯州沃尔玛种族主义枪击案5周年纪念日。该案发生5年以来,幸存者仍深受困扰,种族主义犯罪和枪支暴力仍是美国社会痼疾。

    当地时间2019年8月3日,美墨边境,数百民众在墨西哥华雷斯和美国得州埃尔帕索一带的美墨边境,点燃蜡烛、用手机照明守夜,悼念埃尔帕索购物中心枪击案遇难者,呼吁美国政府严格控枪。
    当地时间2019年8月3日,美墨边境,数百民众在墨西哥华雷斯和美国得州埃尔帕索一带的美墨边境,点燃蜡烛、用手机照明守夜,悼念埃尔帕索购物中心枪击案遇难者,呼吁美国政府严格控枪。

  《今日美国》报道称,该案幸存者仍然深受当时恐怖记忆的影响。其中一名幸存者米雷莱斯表示,“当你焦虑症发作的时候,不能呼吸是令人沮丧的。”

  她记得逃跑时,听到枪声和尖叫声,“人们跑着寻找出路,有人受伤,一些人已经死了,恐怖占据了我,我逃跑时失去了知觉。”

  据报道,该枪击事件发生5年后,米雷莱斯仍在与焦虑、恐惧、痛苦、抑郁、失眠、压力和惊恐发作等症状作斗争。

  美媒报道称,虽然该枪击事件已过去5年,但伤痛和沮丧仍然存在。埃尔帕索法官里卡多·萨马涅戈表示,“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大的打击。我觉得它仿佛昨天刚刚发生。”

  他指出,这场悲剧影响了整个社区,“有一种被剥夺权利的悲痛:你可能和沃尔玛(案)没有直接联系,但你却受到了影响。”

  美国“共同梦想”网站(Common Dreams)报道,埃尔帕索当地各组织呼吁重视枪支暴力和种族主义问题。

  当地“埃尔帕索母亲需求行动”组织的志愿者卢埃瓦诺斯在声明中说,“一名带着仇恨和枪支的男子开车到我们社区,偷走了我们朋友和邻居的23条生命,我们仍能感到因他们离去带来的痛苦。”

  卢埃瓦诺斯指出,自该案以来,当地仍未能制定常识性的枪支安全措施,而得州拉丁裔社区正面临不成比例的枪支暴力发生率。

  UnidosUS(美国最大的拉丁裔非营利性倡导组织)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仇恨言论不仅仅是言语,它还会产生真实的、毁灭性的后果。埃尔帕索的周年纪念日提醒我们这一点。”

  种族主义仇恨犯罪仍然困扰着美国社会。据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统一犯罪报告,2022年美国共报告11634起仇恨犯罪事件,涉及13337项犯罪行为。这其中,单一针对种族、族裔、血统的仇恨犯罪占59.1%。

  此前报道,2019年8月3日,白人男性帕特里克·克鲁修斯在位于美墨边境的埃尔帕索市一家沃尔玛超市开火,造成23人死亡、数十人受伤。袭击开始前大约15分钟,枪手发帖宣扬种族主义思想,并表示“拉美裔正入侵美国”。

  克鲁修斯被捕后告诉警察,其自认为是“白人民族主义者”。克鲁修斯受到90项联邦指控,其中45项属于仇恨犯罪。2023年,克鲁修斯被判90次终身监禁。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