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日媒:疑似美军直升机在日本一处田地紧急迫降

  中新网8月3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当地时间3日上午约10点55分,一架写着“海军”的直升机降落在日本神奈川县海老名市的一处田地里。消息称,该直升机可能是美国军机,日本当局将调查详情。据称无人受伤。

  据报道,日本当地消防部门表示,该直升机上有12人乘坐,在从厚木基地(神奈川县)飞往岩国基地(山口县)途中,发动机出现了故障。

  据称没有物品掉落与燃料泄漏。直升机于当地时间约12点40分起飞,已抵达厚木基地。

  报道称,直升机紧急降落现场于厚木基地西南约7公里处,在神奈川县海老名市旅客铁路社家站东南约500米,附近有养老院和小学。

【编辑:张子怡】

突发!外媒:哈马斯卡桑旅一指挥官被炸身亡

  中新网8月3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当地时间3日,以色列军队用无人机袭击了约旦河西岸北部城市图勒凯尔姆附近地区,造成5人死亡。消息人士证实,死者包括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卡桑旅的一名指挥官。

  据法新社援引巴勒斯坦通讯社报道,当天,一架以军无人机向图勒凯尔姆市以北一条道路上的一辆汽车发射了“两枚导弹”,导致汽车起火,车内5人全部死亡。此外,以军还封锁了事发现场。

  同日,以色列国防军发表声明称,以色列空军正在图勒凯尔姆地区“展开反恐活动”,袭击了当地的一辆汽车以及巴勒斯坦武装人员的设施。

  一名目击者称,“我住的地方离这里不到50米。听到爆炸声后,我看到一辆汽车着火了。随后,我看到一具遗体躺在路上,车内也有遗体被烧焦。”

  另据半岛电视台报道,当地医疗部门消息人士证实,死者之一是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卡桑旅的一名领导人海瑟姆·巴里迪(Haitham Balidi)。

【编辑:张子怡】

东西问|贺伟:中医针灸为何在日本落地生根?

  中新社东京8月3日电 题:中医针灸为何在日本落地生根?

  作者 朱晨曦 蒋文月

  大约在公元6世纪,中医针灸就已传播到日本。唐代鉴真大师东渡日本时,随身携带《黄帝内经》,将包含针灸在内的中华文化传播到当地,为日本医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日本中医针灸研究会会长贺伟出生于中国北京的中医世家,自幼与针灸结缘。其父贺普仁创立“贺氏针灸三通法”,曾获中国中医药行业最高荣誉“国医大师”称号,也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中医针灸”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中医针灸为何在日本落地生根?中日针灸有何异同?如何用针灸在海外传播中华医道?近日,贺伟就上述问题接受了中新社“东西问”专访。

  日本针灸源自中国

  “黄帝受命,创制九针。”针灸发源于中国,大约在公元6世纪传到日本后,逐步被纳入日本本土医疗体系。

  针灸在日本奈良、平安两朝就已十分兴盛;至安土桃山时代,日本针灸开始具有自己的特色,且出现了御园意斋、曲直濑道三等不同流派,对后世日本针灸发展影响深远。针灸在江户时代还受到德川幕府的推崇与支持。

贺伟(第一排左一)在日本开展市民养生知识普及讲座。受访者供图

  贺伟说,日本遣唐使把包含针灸在内的医学典籍带回了日本。日本平安时代医药学家丹波康赖用汉文编纂的《医心方》一书,对中医针灸在日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日本政府从19世纪末起就规定针灸执业者必须进入专门学校学习,通过国家统一考试后方能取得资格证书。近年来,日本针灸专门学校的规模数量不断扩大,已至近百所,且大多为三年制。如今,日本的针灸教育与临床实践都趋于成熟。

  对于中日针灸手法的不同,贺伟说,“日本针灸用的针很细,扎得不深,刺激不强;而中医针灸却讲究刺激到位,这特别考验医生的自信。”正如《灵枢·终始》所云:“必一其神,令志在针。”

  日本针灸针具、治疗方法、治疗范围等都与中国传统针灸不同。“针灸在中国是医疗手段,在日本则更多被看作一种保健方式。我的诊所虽然开在日本,但保持了中医针灸的特性,以治疗为主。”据贺伟介绍,日本针灸主要起缓解疼痛、解除疲劳等保健作用,中医针灸则适用于更广泛的病症,无论是抑郁症等心理疾病,还是瘫痪等疑难杂症,中医的疗效都值得期待。

  贺伟表示,“中医针灸既是实践医学,也是人文医学”。即不仅重视疾病,还重视患病的人。中医针灸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通过经络联系在一起,心脏则是统领这个小宇宙的中心。贺伟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判断病人的病灶深浅、病因由来,充分了解其体质、性格,确定施针部位及刺激深度。贺伟认为,以人为本、身心合一,这正体现了中医学独特的思考方式。

贺伟在东京中国文化中心开展市民讲座并现场为患者义治演示。受访者供图

  在日推广“贺氏火针”

  对于出身中医世家的贺伟来说,走进针灸的世界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贺伟回忆道,当年有许多日本留学生到北京追随父亲学习针灸,让自己得以观察到中日针灸间的差异。“针灸的继承与传播,总是要有人做的。我从中国来到日本,只是做了自己想做也应做的事。”贺伟说。

  在日行医数十年,“贺氏针灸”的独到疗效口耳相传,慕名前来求医者络绎不绝,其中不乏疑难杂症患者,以及从日本各地甚至海外赶来的病人。与大多日本针灸师不同,贺伟从小受到中医文化的浸润,也有丰富的中医针灸理论与实践储备。他深谙其父创立的“贺氏针灸三通法”,特别是在火针疗法的对日传播方面,作出了独特贡献。

  火针,古称“焠刺”,是兼具针之刺激与灸之温热的中医传统疗法,因其对病患刺激强烈,对针灸医师的要求也更高,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这种疗法都被束之高阁。20世纪60年代起,贺伟的父亲贺普仁开始了对现代火针疗法的研究,不仅发明了“贺氏火针”针具,还参与制定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火针”的中国国家标准。由此,贺氏火针疗法被广泛用于更多临床病症,也成为中国针灸传承发展的坐标之一。

  贺普仁将自己研究的针灸治疗学体系概括为“贺氏针灸三通法”,其中“温通法”就以火针疗法为主,此外还有以毫针刺法为主的“微通法”和以三棱针放血为主的“强通法”。贺伟介绍,“针灸的作用根本有三,一是温通于补;二是凉通于泻;三是通调气血于气机升降。此三部曲结合各种针具特点,构成针灸治疗大法。”“病多气滞,法用三通”是“贺氏针灸三通法”最具标志性的理念。讲究“以通为本”的贺氏针灸,为今人提供了认知中医针灸的独特视角与支点,并逐渐在海外传播开来。

  贺伟表示,在他来日本之前,日本针灸师几乎没有见过火针。通过他的努力,“贺氏火针”在日本引起了很大反响,为了让日本的针灸师学习火针,贺伟还专门翻译出版了“贺氏针灸三通法”的专著。

  用针灸传中华医道

  谈及为何将诊所取名为“精诚堂”,贺伟表示,其灵感来源于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首列的《大医精诚》篇。这篇论述中医医德的重要文献告诫医者对待医道“精勤不倦”,对待病人“大慈恻隐”。

  贺伟不仅常在日本的医科大学、针灸学校等开设中医针灸专门讲座,还将中医针灸专业书籍翻译成日文出版。此外,他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理论思考,撰写了《治未病的针灸医学》《针灸的威力》等日文书籍,并在日本医学杂志发表论文,获得日本医学界的关注。

贺伟在日本大阪开展针灸知识讲座。受访者供图

  “拥有数千年历史的东方医学为何延续至今?为何中医没有止步于中国国内,而是在全世界开花?就是因为它‘好用’。虽然部分原理尚无法解释,但它可以被用于治疗,这一点是明确的。”对于那些对中医望而却步的患者,贺伟在“精诚堂”官网写下了这样的话。

  在贺伟看来,中医学作为中华民族对生命及其与自然关系认知智慧的典型代表,其不断发展传播的法宝就在于实打实的疗效。当下,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尝试并认可中医针灸疗法。2010年,“中医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已有113个世卫组织成员国认可针灸和中医药的诊疗方式。

  贺伟认为,如何做好中医疗效的理论阐释,以及如何提高海外大众对中医的文化性认知,这是海外中医人面临的下一步挑战。“要传播中医,绝不能只着眼于眼前的药方药材,更要去挖掘它‘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医疗思想。”

  对于中医针灸的未来发展,贺伟表示,随着针灸系统理论被进一步阐明,其中蕴含的治疗理念与哲学思想定会在未来医学中占有一席之地,进而造福全世界更多患者。

  贺伟已在日本成立了日本中医针灸研究会并出任首任会长。他希望通过讲座等形式推动中医针灸在日本的正传正用,培养更多年轻的中医针灸人才,推广中国的针灸理论与疗法。

贺伟(左一)成立日本中医针灸研究会。受访者供图

  行医数十年,贺伟一直坚定践行着自己的信念,“让更多的人了解针灸,让针灸充分发挥其特长,这是极其需要功夫和时间的事情。”(完)

  受访者简介:

贺伟。受访者供图

  贺伟,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世界级和国家级双项非遗传承人、已故“国医大师”贺普仁之子。日本中医针灸研究会创会会长,著有《抑郁是可以治好的》《防患于未然》等书。

【编辑:李岩】

外媒:苏林当选越共中央总书记

  中新网8月3日电 据法新社报道,当地时间3日上午,越共中央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在越南首都河内举行。随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苏林当选为新任越共中央总书记。

  2024年5月22日,经越南第十五届国会第七次会议投票表决,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越南公安部长苏林当选国家主席。

  据越通社此前公布的简历,苏林1957年7月生于越南北部兴安省,是越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长期在越南公安部任职,2016年4月起任公安部长。

【编辑:陈彩霞】

外眼看奥运 | 郑钦文网球女单摘金:“中国最好的软实力”

  中新网8月4日电 当地时间8月3日,一名来自湖北的女孩躺在罗兰·加洛斯中央球场的红土上,高举双拳的呐喊,宣告了中国网球人时隔20年再次站上奥运最高领奖台。

图为郑钦文庆祝比赛胜利。

  在3日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子单打金牌赛中,中国选手郑钦文2比0战胜克罗地亚选手维基奇,夺得金牌。对此,路透社、美国广播公司(ABC)等多家海外主流媒体予以高度关注和好评。

  新加坡《联合早报》注意到,巴黎奥运会网球项目女单决赛于3日进行,中国选手郑钦文以6:2、6:3战胜了克罗地亚选手维基奇,为中国赢得首枚奥运网球单打金牌。

  “郑钦文勇夺女单金牌,书写中国网球新篇章”,《联合早报》如是评价。该媒体还称,郑钦文延续她在本届奥运会的良好发挥,不到两小时就打败决赛对手,为中国摘取这枚历史性的女单金牌。

  多家外媒注意到,郑钦文也是首位站上该项目奥运会最高领奖台的亚洲运动员。

  美联社则关注到,在郑钦文比赛的现场,中国话“加油”的欢呼声响彻球场的每个角落。

  “我一直希望能为中国赢得一枚奖牌,现在我终于如愿以偿了。获得一枚金牌,我的国家会为我感到骄傲,我也会为自己感到骄傲。”《纽约时报》关注到比赛结束后郑钦文的发言。

图为郑钦文庆祝比赛胜利。

  美国广播公司(ABC)还介绍,13年前,同为湖北人的李娜创造了历史,为亚洲选手拿到首个大满贯冠军。

  英国广播公司(BBC)曾评价,和她的偶像李娜一样,郑钦文或许是中国“最好的软实力”。

【编辑:李润泽】